2008年4月6日 星期日

日本阿嬷與她的小學[在台灣]

4月5日上午,來了一位日本千葉區的渡邊會友與她的家人,七十好幾的阿嬤氣色非常的好.在教會誦經供養後,我們了解到在小孩的支持陪伴下,阿嬷想到已離開五十幾年的台灣看看當年就讀的小學.當攤開那泛黃的履歷書,真是感動,當中記載著渡邊阿嬷在台期間所有就讀過的學校其實說真的在還沒看到校名之前,還真是沒抱太大希望,台北市從日據時代到光復後又在近年的都市更新下,不只地名不一樣,地貌也有巨大的變動,其中她想去"建成小學校",據她兒子渡邊先生說在來台前,沒查到任何資料,想說到台北教會問問.果真是人多識廣,當知道是建成小學校後,阿姨們即說是舊的台北市政府建築,隨後即帶渡邊一家人來到長安西路,根據阿嬷那深刻的記憶配上現狀地形的定位,阿嬷不止找到小學校還到了老家,老家就沒學校幸運.小學逃過被拆解的劫難留下個外殼.但老家已是煙消雲散,現在是4層樓的老公寓.也問了附近的現住戶.都是日本人撤退後,才搬到此的.原本那地區應是日本人的聚居之處.離開時覺得阿嬷的心情與來時不同,藉台北教會之力讓渡邊阿嬷完成她的心願,內心真的很高興,在車站要分開轉乘時,口裡直說著"謝謝"車門關上我揮手致意,阿嬷還在門外回禮沒動,我示意她們該上樓,還是揮手直到列車前行看不到為止,手裏提著阿嬷準備給教會各位阿姨的禮盒,是剛才親手在店裡挑選的,心裏浮現出日劇阿信中加賀米行阿嬷的影像,剛在用餐時,還不忘交代兒子回日後要將合照寄到台北教會來.
後記:
回來後找了些資料如下:
[ 轉載自:貳、走過建築風情80年:歷史、人文、都市涵構 一.都市涵構發展歷史與人文情懷 ]

根據「台北建築」的記載,位在長安西路上的這棟市府建築建於一九二0 年,原是專供日本子弟唸書的建成小學校園。日據時代很多日本官員居住在中山北路一段一帶,建成小學校便是他們子女受教育的地方,由於當時的小學是 軍事化的教育,所以校舍也是一座威嚴的公共建築,校舍呈ㄇ字型,操場在中央,大門則設在南面建築的正中央,當初建築風格是歐洲風格,沒有加入日本或台灣的建築風格,入口就有階梯的設置,且屋項的中央有一座鐘樓,提醒學生準時上學。構造方式為紅磚砌成,也是僅存的台北市磚造小學,所以頗具歷史價值。當時在建成小學的東邊是淡水線鐵路,後面則是一大片的稻田,風景優美。
在日據時代,只有日本人唸的小學才稱為「小學」,台灣人唸的小學稱為「公學校」,而公學校不論在設備或程度上,都不及日本小學。因此,當時台灣上層社會人士會要求日本人開放一些名額,使本地人也有受小學教育的可能。後來日本當局在民國十年通過一項辦法,規定小學內每班可容納二至三個台灣學生,因此當時一些有錢人家的子弟,經過考試之後,便得以進入小學就學。
從民國三十五年開始,台北市政府搬入長安西路,已有48年的歷史,八十三年隨信義區新市政中心的完工搬入辦公,而舊台北市政府經政府規劃後決定以前排立面為當代藝術館外,其餘部分交由建成國中規畫新校舍。針對建成國中校舍過去的歷史分成三階段敘述:
(一)建成小學時期:
位於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三十九號的台北舊市府,其前身為日據時代的「建成尋常小學校」。該校於大正八年三月依台灣總督府告示第三十八號核准成立,最初校名為「台北詔安尋常小學校」,直到大正九年三月才遷入位於建成町的校舍,大正十一年四月改稱為「台北市建成尋常小學校」。建成尋常小學校的創設,主要是為了日人子弟就學方便而設立,特別是家住學校附近的大正町、御成町、建成町及上、下奎府町、蓬萊町、宮前町等地區的學童多在此校就讀,民國35年,原建成小學被迫廢校,其學生被分配到日新、蓬萊、太平、永樂等學校。自建成小學創校以來,畢業的校友計有二十四屆。


建成小學校畢業24屆的校友組成校友會,彼此連繫不斷, 2001年5月28日約有400位中日校友組團參觀舊校園,七八十歲的老校友淚眼婆娑看著兒時舊校園依稀重現,集資捐贈一百萬元作學弟學妹的獎金,情景令人感動,傳達出最深的人文情懷。

[轉載自:台北當代藝術館沿革 ]
日據時代:建成小學校

建成小學校的大門近照,圖為今的長安西路段。
日治時期的教育制度,大致上是將日本人子弟與台灣人子弟區分施行的。台灣人子弟受教育的學校稱為「公學校」,而日本人子弟受教的則稱為「小學校」。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前身──「建成小學校」,即是日據時期台北市八所「小學校」之一。
「建成小學校」成立於1919年3月初,原本命名為「台北詔安尋常小學校」,當時因為沒有專屬的教學空間,所以是暫借「城北尋常小學校」的校舍使用。直到1920年,位於建成町(現長安西路)的校舍完工啟用後,全體師生才得以正式遷入校舍辦公、上課,隔年正式改名為「台北市建成小學校」。
「建成小學校」建築物的主要構材為紅磚,以及建造屋架的木材。對於面寬長達120公尺的磚造兩層樓建築,設計者採用了垂直長條型的開窗,除了減輕量體在視覺上的沉重感,也達到了視覺上平衡的效果。此外,搭配黑瓦洋風斜屋頂所採用的西洋柱式,也是建築物一大特徵。一樓主入口處「車寄」(日文,意為停車下客之所)的壁柱,採用哥林斯(Corinthian)柱頭做裝飾,強調入口門廊的設計。二樓則可能是為了搭配簡潔的的立面設計,反而使用了感覺較為穩重的塔斯肯(Tuscan)柱式。而為了配合學校空間使用的機能,「建成小學校」建築在兩側增建立面入口為山牆形式的的廂廊;整體構成的ㄇ字型平面,圍塑出一個可供學童課後盡情遊樂的空間。
建成小學校校舍二樓為挑高格局,作為學校的大禮堂用。
國民政府來台後,台北市政府接管「建成小學校」校舍,作為市政辦公處所使用,「建成小學校」因而遭受廢校的命運,學生則被分配到鄰近的日新、蓬萊、太平、永樂等學校。總計「建成小學校」辦學時間共二十六年,在歷任校長的努力下穩定成長,從最初的九個班級(計404名學童),到了1938年底總計三十一個班級,學校學生人數更高達1877人之多,畢業校友共計二十四屆。

3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您好:
我們受台北市文化局委託蒐集台北市各古蹟的舊照片,想請問您於部落格內的照片「建成小學」(http://kosei-kai.blogspot.tw/2008/04/blog-post_2413.html)是否可以提供版權給文化局或授權給文化局所用呢?煩請您回覆,謝謝~

Unknown 提到...

您好我們是台北當代藝術館,我們正在做當代館的歷史調查,想引用您於部落格內「建成小學」的照片(http://kosei-kai.blogspot.tw/2008/04/blog-post_2413.html)是否可以提供給我們做學術上的使用呢?我們會附上引注資料的! 若您看見留言 凡請回覆給我們 謝謝

立正佼成會會員 提到...

妳好,如內文所載,部分內容也是引用網路上的資料
可以查看出處.如果是口述的部分.那是可以的